科学家困惑:不见星空 · 案卷2903
案卷编号:2903 记录时间:凌晨02:47 记录人:天体观测联合会档案科

过去三个观测周期,本应清晰可见的夜空,却在地球多处同时消失了星光。并非云层遮蔽,也非沙尘污染,而是一片空寂的纯黑。对于天文学家而言,这种景象比暴风雪中的极光更不可思议——因为它违背了全部观测逻辑。

Ⅰ. 首次异常——消失的北天区星图
2024年4月17日,冰岛的瓦特纳冰原天文台在常规巡天中发现,北天区的参宿四、昴宿以及猎户星区域全部“缺席”。望远镜指向其位置,却只得到比深空本底更暗的信号。数据连线到南半球后发现,智利的拉西拉天文台也报告了几乎相同的现象——对面半球,完全不同的观测角度,却同样“空无一物”。
Ⅱ. 科学假设轮番被击碎
初步推测认为是大气折射异常,然而气象气球回传的指标均正常。 有人提出可能是大规模电磁干扰导致CCD感光异常,但胶片式底片拍摄出的夜空同样空白。 再有,怀疑是地球轨道位置发生细微变化,导致可见恒星被遮挡。国际射电天文阵列(SKA)依然收不到这些方向的射电信号,仿佛连恒星本身都从宇宙中抹去了。
Ⅲ. 案卷内部名词:“黑域”
科学家不得不为这个现象命名——黑域。 黑域的边界并不固定,有时在数小时内就会扩大几度天区;有时又会恢复如常,星光像潮水般涌回。 截至目前,共记录到12个黑域事件,其中3次影响了肉眼可见的北斗七星,引发普通观测者的恐慌。
Ⅳ. 案卷2903的特殊性
本次编号为2903的事件,是首次在全球同步黑域下进行的联合测量。来自17个国家的天文学家在同一时刻对指定天区拍摄,并对比结果——照片中所有人得到的都是没有任何光点的黑色画面。 更诡异的是,在黑域持续的53分钟内,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透过舷窗,也报告“星空消失”,只剩下深不见底的暗色虚空。
Ⅴ. 未解的尾声
目前,黑域现象的成因、影响范围乃至是否会长期存在,依然是悬案。科学界争论最激烈的问题,不再是“为何看不见星空”,而是——那些恒星,是否真的还在那里?
记录结束。
如果你愿意,我还能帮你在这个基础上扩展成系列,比如“案卷2904:星光回潮”或者额外加上采访、观测者日志,让这个“黑域”故事一步步铺开,你觉得要做成纪实风还是悬疑连载风比较好?